再不是的父母都是父母

小星有一對失能的父母,父親是過度管教,用著不適當的方式要求他達成他根本無法完成的條件,之後父母離異,媽媽則是天秤下的極端,根本不想繼續養這孩子,於是把它獨自丟在家中,等到之後鄰居發現後報案才由社會局介入處理。

但怎麼會有人捨得殘忍的對待他呢?小星是個可愛的孩子,在來到兒少家園後經過很長時間的陪伴與照顧後,他面對快樂的事會純真的笑,甚至曾經對著社工和生輔員說過要永遠住在家園,因為這裡充滿著愛與關懷,讓他可以證明自己真的不是一個人,而是有人在乎自己。於是大家都以為事情已經越來越好,小星會逐漸在日復一日中逐漸療癒自己,忘卻那些傷痛時。

轉折是這樣的,社工和生輔員有注意到每當遇到懇親日或是電話聯絡父母的日子時,小星總是低落的想躲在暗處偷偷看著別人開心的笑顏,在學校獲得獎狀時也會默默地藏起來不想被別人看到,就好像那個認為自己不配被別人愛的自我否定狠狠的刻劃在骨子裡不允許被癒合般,除非事情有些轉機……。

有天,小星透著認真的神情居然主動要求社工希望能和父母進行聯繫,首先是難度較低的媽媽,在小星的親權從自己手中改為縣政府後,由於認知到自己不再需要負擔小星的養育責任,她甚至願意主動出席一些親子活動,但一切都需要建立在不用繼續負擔責任的前提下。在和媽媽取得聯繫後,小星的笑容越發燦爛,甚至在之後也和社工提及了想要和爸爸聯絡的想法。

爸爸因許久未聯繫甚至要先經過調查才能獲得聯絡資訊,但就在這時小星口中冒出一段聯絡資訊,就是爸爸的手機號碼,這串號碼居然像深入血脈般深刻的印記在小星的記憶裡。社工撥通電話後在確定父親的情緒穩定,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或影響後,將話筒交給了小星。平常話不多的小星居然開始對話筒侃侃而談,對父親說著自己現在有多少改變,不會再像以前一樣因為造成他的困擾而被打罵,在學校得到了多少老師的讚賞,拿了多少張獎狀。原來他不是不在乎,也不是不想被關注或讚賞,只是有時候是對的人才會有所區別。掛上電話後,小星對社工說他覺得爸爸改變了很多,不再像以前一樣不耐煩和暴力變得很和善。

這時我們才深刻意識到,原來無論是怎樣的父母,在孩子的生命中都有與他人不等重、傾斜和決定性的地位,無論他們多麼的不適任,但對於孩子而言,有時候,只有獲得他們的認可、他們的關懷才能讓他們把心中最後的那一個缺口補上,成為一個完整,至少在他們自己的小小世界中認可的完整的人。

或許有些人注定只能相隔一段距離才能平安無事的生活在同一個世界裡,相隔著一段距離,也許是電話線的傳輸、也許是沒負擔的關係,那種朦朧的美感讓那些痛苦的回憶淡忘在記憶的長廊裡,於是,想像著那些從未發生,陶醉在此刻美好的粉紅色泡泡中……。